“公司通过海交会平台引进了优势人才。”广州洛克韦陀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周光说。21日,2016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18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下称“海交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近千个科技项目亮相,吸引近3000名海外人才参会。洛克韦陀公司不仅在会上成功揽才,还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签署“人才引进来,产品走出去”的战略合作协议。
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化学学会董事会成员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库琴第二次参加海交会,他告诉记者,对俄罗斯科研人员在广东开展产学研合作很有信心。
库琴的感受自来于现场人才与政府、企业交流甚欢。据海交会主办方统计,本届海交会吸引了20余名国内外知名院士、3000名海外人才参会,人数超过去年同期。其中,博士学位的占65%,有意向回国创业者占70%。多位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也吸引了国内众多高校和高新科技企业关注。
为了吸引海外人才落户,322家企业通过海交会招聘会网络平台向全球的中国留学人员、国内的高层次人才提供约17000个高层次工作机会。其中,150多家企业来到招聘会现场,与高层次人才进行现场面对面交流。招聘企业中不乏像阿里巴巴、沃尔玛、美的、广汽、招商银行、碧桂园等世界500强企业。
广州东芝白云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瞄准了软件开发工程师,企业招聘代表介绍,他们希望能够招到在海外有相关工作经验的高端人才,公司愿意为人才量身定做技术入股合作。
昨天,北京释码大华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每隔5分钟左右就有一拨人前来咨询。这家公司的虹膜识别技术已经应用在印度的身份证系统认证中。
记者发现,跟北京释码大华科技有限公司这样“忙碌”的高新企业不胜枚举。现场有近400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携科技项目参会,独联体国家有120多个高端科技项目参会,“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带来242个入围项目,欧美同学会150多名海外名校博士携项目回国参会。
“墨子号”保密通信探秘、“暖男”METE导盲机器人、“无人探测”空地海移动平台穿透探测、食品安全监测“卫士”流控核酸扩增芯片及监测设备、裸眼共享AR——NanoAR全息纳米屏幕等最新科技成果让不少海外人才上前咨询。
“高性能液相石墨烯清洁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研发”“脑胶质瘤的克星——纳米颗粒”“微生物法高转化率及循环提取技术生产琥珀酸”等项目也在海交会上寻求投资机遇。
昨天,广州市开发区归谷科技园吸引了众多海外人才前来洽谈,厚厚一沓宣传画册转眼就派完。
当天,“海交会示范园区”落户归谷科技园,为海外人才及团队通过海交会平台落户广州创新创业提供保障。
广州市人社局正在推动出台“红棉计划”,对海交会引进的人才,以及来华留学的外籍人才实行项目支持。此外,广州与兴业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海交会平台落户的人才项目提供3年150亿元投融资支持。目前广州已促成9个人才科技合作项目落户广州开发区,并在本届海交会上顺利签约。 记者从云南省科技厅获悉,以“创新、开放、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三届科技入滇对接会将于12月26日上午在昆明召开,会期半天。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将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云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学勤介绍,目前,第三届科技入滇组委会已向全国的科技管理部门和省外60家单位,发出参会邀请。届时,省内外近500位代表嘉宾将莅临对接会。
在本次科技入滇对接会上,将一批国内知名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企业,将与云南省政府、省有关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6个州市人民政府的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代表将在会上签约。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代表将在会议授牌;一批全国创新创新大赛(云南赛区)获奖企业和项目代表在会上颁奖。
此外,本次科技入滇对接会还将举办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系列论坛。在对接会期间,将由省科技厅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分别举办“信息产业与大数据创新驱动发展论坛”“装备制造业与新材料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论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论坛”。一批院士专家将围绕云南省重点产业,探讨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途径,为云南省的创新驱动发展献计献策。
2011年10月,科技部与云南省政府在昆明召开了部省重大科技工作会商会议,决定今后每两年在昆明共同举办一次科技入滇对接活动。据统计,两届对接会共实现“四个落地”914项,其中:科研平台181 项、科技型企业21家、科技成果495项、人才和团队194个,还有23项是科技金融项目。
王学勤表示,科技入滇已成为云南省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云南省开展区域科技合作的特色和亮点。他向记者举例:通过入滇共同研发,突破了制约云南柠檬产业发展、杂交水稻选育、家蚕资源筛选、蛋鸡良种繁育、罗非鱼综合加工利用、钛产业转型升级、磷肥产品优化提升、大型水电站建设、贵金属材料及铝加工工业发展中一批重大关键技术……
王学勤同时表示,通过本届对接会,云南将进一步构建科技入滇的长效机制和交流平台,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及科技人才团队来滇创新创业、投资落户,激发云南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有力推动云南跨越发展。